聯系我們
![]() 聯系QQ:510687798 手機號碼:13918574933 聯系電話:021-37195511 聯系人 :官小姐 聯系地址:上 海金山區展業路20號 |
2024 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大揭秘發表時間:2025-03-11 23:36 在日常生活的飲食領域,各種說法和觀念層出不窮,其中不乏一些流傳甚廣的“流言”。這些流言猶如迷霧,干擾著我們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正確認知。2025 年 1 月 8 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科普中國”攜手發布了“2024 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讓我們得以走進這些流言背后,探尋科學的真相。 首當其沖的流言是“饅頭冷凍 3 天不能吃,會滋生黃曲霉毒素”。在不少人的認知里,似乎冷凍后的饅頭放置幾天就會變得不安全。然而,科學的真相會讓人大跌眼鏡。黃曲霉這種霉菌,它有著特定的生長和產毒條件。其最佳生長溫度處于 33℃ - 38℃之間,適宜的產毒溫度則在 24℃ - 28℃范圍。而饅頭被放置在冷凍環境下,低溫的條件完全不適合黃曲霉生長繁殖,更別提產生令人擔憂的黃曲霉毒素了。這就如同將一顆需要溫暖陽光和肥沃土壤的種子,放在了冰天雪地之中,它根本無法生根發芽。所以,冷凍 3 天的饅頭,只要保存得當,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添加抗結劑的食用鹽有毒不能吃”,這一說法也曾讓許多人對食用鹽心存疑慮。食用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鹽(鉀、鈉、鈣),作為國際上廣泛應用的食鹽抗結劑,在日常烹飪過程中,人們往往擔心它會分解產生有害物質。但事實是,在我們日常烹調所涉及的溫度條件下,亞鐵氰化鹽并不會分解。按照相關標準,在食用鹽里合理使用亞鐵氰化鉀,是經過嚴格評估和驗證的,完全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這就好比在堅固的城堡里,有著一套科學合理的防御機制,只要按照規則運行,一切都是安全有序的。 “常溫牛奶保質期長是加了防腐劑”,這一流言讓不少消費者在選購牛奶時產生困惑。很多人認為,常溫牛奶能存放數月甚至更久,肯定是添加了大量防腐劑。其實,常溫牛奶保質期的長短,主要取決于其滅菌方式和包裝工藝。一般來說,常溫牛奶采用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極為徹底地殺滅牛奶中的微生物。緊接著,再通過無菌包裝的方式,將牛奶與外界的微生物完全隔絕開來。沒有了微生物這個“搗亂分子”,牛奶自然不會發生腐敗變質,也就無需額外添加防腐劑,即使不冷藏也能長時間保存。這就像是給牛奶打造了一個無菌的“保險箱”,讓它在里面安安穩穩地度過保質期。 “反季節果蔬農藥多,吃了有害健康”,這樣的觀念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長久以來,人們總覺得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反季節果蔬,為了生長需要會噴灑大量農藥。但隨著現代科學栽培技術的飛速發展,反季節果蔬的培育生產早已今非昔比。通過一系列先進科學的農業栽培手段,無論是應季果蔬還是反季果蔬,在農藥病蟲害防治方面,只要嚴格遵循國家標準規定要求,其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這就如同在科技的保駕護航下,反季節果蔬也能在安全的軌道上茁壯成長,為我們的餐桌增添豐富色彩。 “經常喝咖啡會導致貧血”,對于咖啡愛好者來說,這一說法可能讓他們心生擔憂。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咖啡喝多了就會影響身體對鐵的吸收,進而導致貧血。然而,科學研究表明,咖啡對鐵吸收的影響并非一概而論。它主要影響的是非血紅素鐵,也就是存在于谷物和蔬菜中的鐵元素,而對于血紅素鐵,比如肉類中的鐵,咖啡并不會產生影響。所以,只要我們能夠保證合理膳食,讓日常攝入的食物種類豐富多樣,那么身體就能獲取充足的鐵元素,即使經常喝咖啡,也無需過度擔心會引發貧血問題。這就像是搭建一座堅固的大廈,需要各種不同的材料,只要材料齊全且搭配合理,大廈就能穩固矗立。 “生酮飲食能‘餓死’癌細胞”,這一說法曾讓許多癌癥患者及其家屬看到了希望。生酮飲食在一些宣傳中被描述成對抗癌癥的神奇方法。然而,現實并非如此美好。長期堅持生酮飲食,可能會給身體帶來諸多健康問題。比如,它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還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癌癥的治療是一個復雜而嚴謹的過程,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絕不能盲目地采用生酮飲食這種未經科學全面驗證的方法。這就如同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航行,需要經驗豐富的船長指引方向,否則很容易迷失航向,陷入危險。 “復原乳是假牛奶”,這一流言讓復原乳在市場上的形象大打折扣。很多消費者一聽到“復原”二字,就本能地認為它是不純正的“假牛奶”。但實際上,復原乳是將干燥或者濃縮的乳制品與水按照一定比例還原后得到的乳液,它是國際上普遍使用的乳制品原料,絕非所謂的“假冒偽劣產品”。而且,復原乳同樣富含蛋白質和鈣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素,能夠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這就好比經過精心調配的一杯飲品,雖然制作方式不同,但依然能給人帶來同樣的滋養。 “味精是化工產品對人體健康有害”,這一觀念在不少人中流傳。提起味精,很多人會聯想到化工生產,覺得它是一種不健康的添加劑。但事實是,味精是以碳水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表明味精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這就如同一個被誤解的寶藏,在深入了解后才發現它并沒有那么可怕。 “預制菜相當于隔夜菜”,這一說法讓預制菜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有些尷尬。很多人認為預制菜和隔夜菜一樣,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其實,預制菜和隔夜菜有著本質的區別。預制菜是經過工業化預加工制成的,在食用前需要經過加熱或熟制的預包裝菜肴產品。并且,預制菜的安全性有著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規范和保障。這就像是有著嚴格質量檢測的標準化產品,與隨意放置一夜的隔夜菜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關于食品安全與健康的流言此起彼伏。我們不能被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所左右,而應該用科學的知識武裝自己,以理性的態度去甄別和判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讓我們告別這些流言的誤導,在科學的指引下,開啟健康、美好的飲食生活。無論是選擇食材,還是采用何種烹飪方式,都應該建立在科學的認知之上,讓每一口食物都成為滋養身體的源泉,而不是因流言而產生不必要的擔憂。通過不斷學習和了解食品安全與健康的科學知識,我們能夠在飲食的海洋中從容航行,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構筑起堅實的防線。讓科學的陽光照亮我們的餐桌,驅散那些籠罩在飲食之上的流言陰霾,盡情享受美食帶來的愉悅與滿足。在探索健康飲食的道路上,我們要始終保持對科學的敬畏之心,用科學的力量守護我們的生活。無論是日常的家庭烹飪,還是外出就餐,都要以科學為準則,做出明智的飲食選擇。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充滿科學理性的飲食環境,讓健康與美味相伴一生。 |